亚洲高清无码在线,成人动漫一区二区,欧美日韩精品,日韩成人无码

<source id="7vegb"></source>
  • <u id="7vegb"></u>
      <b id="7vegb"><wbr id="7vegb"></wbr></b>

      1. 大聽網   > 正文

        脫貧攻堅偉大時代的“標本”記錄——讀《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

        發(fā)布時間:2020-12-12 11:28:48 稿件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廣西記者黃孝邦《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終于出版了。一直期待這本書,因為黃孝邦的新華社“苗山脫貧影像志”攝影專欄開辦已有三年,播發(fā)了大量在媒體上“刷屏”“鎮(zhèn)版”的精品力作,很多圖片都曾深深感動過我。《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一書的圖片,從這個攝影專欄中精選,又用文字講述了更多背后的故事。

        翻開《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猶如翻開了一部反貧困斗爭的歷史。這本書以圖為主、圖文并茂展示了黔桂交界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烏英苗寨群眾的生活、勞作、文化、習俗等,作者以見微知著的洞察力,以小見大,用“解剖麻雀”式的“標本記錄”管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這個偉大時代背景下的中國農村,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用紀實攝影的手法展現了我國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qū)真實現狀,圖片所反映的生活細節(jié)、民風民俗,這是受眾平時難以見到的。作者記錄的其實是“舊”場景,因為這里生產生活方式千百年來變化并不大,但作者用客觀真實的鏡頭記錄體現出來,讓受眾直觀感受到的是自己想了解而不了解的民族地區(qū)群眾生產生活實景,因而受眾感受到的是“新”。作者把這樣的記錄放在脫貧攻堅的大背景下,展現給人們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漸漸消失的生活印記,同時反映了當地人民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過程和精神狀態(tài),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時代背景為這組紀實新聞攝影賦予了深刻的時代內涵?!段以跒跤⒚缯@三年》收錄的是不可多得、難以再現的作品,是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不可多得珍貴記錄,時間越久價值將越凸顯。

        書中《手的震撼》一組圖片,讓我尤為感動。畫面上的那些手幾乎都布滿老繭,有的手握著磚刀、有的手在搬運水泥、有的手在建房時割掉了兩個手指……作者通過表現一雙雙手的肖像,展現了青壯年的打拼、中老年的歲月滄桑,反映了貧困山區(qū)群眾團結一心,用一雙雙勤勞的手發(fā)展產業(yè),拔窮根摘窮帽,一起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的感人場景。一雙雙無言的手,講述著立志脫貧、自強不息的感人故事,觸碰著受眾的內心。

        黃孝邦曾對我說,《手的震撼》這組照片來得機緣巧合。那是2018年元月,他剛到烏英不久時拍攝一個題材,地處高寒山區(qū)寨子冬季寒風刺骨,老鄉(xiāng)熱情地招呼他到屋里烤火,一群老人正圍坐在火塘邊一邊聊天一邊喝米酒。坐定下來,一位老人突然抓住黃孝邦的手又是摸又是捂,老人用苗語似乎在說:“年輕人,外面好冷,你看你的手好冰……”在感受到老人突如其來的粗糙的大手時,黃孝邦環(huán)顧火塘,昏暗的木屋里,十幾雙手在紅色的火光映照下格外震撼,他心里頓時升騰起一個感受:“這些手不就是脫貧攻堅的最關鍵的力量么?”于是,他決定把這些手放在產業(yè)脫貧的大背景下進行拍攝,通過手的肖像展現群眾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身入、心入群眾激發(fā)出來的拍攝靈感,成就了感人至深的精品之作。這組圖片首發(fā)時,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媒體采用量達600多家次,《中國青年報》等媒體放在頭版中心視圖。

        而類似《手的震撼》這樣的精品力作和圖片故事,書中還收錄了很多。面對脫貧攻堅的宏大主題,作者巧妙地選擇最能打動人心的細微之處去破題,通過打撈那些最細小的聲音,講述點滴細小故事,反映時代變化。就新聞傳播來說,往往是細節(jié)最能打動人、最能撥動人心弦,也最能反映勞動人民的火熱生活。而這些細節(jié),蘊藏在老百姓的尋常生活中,記錄者必須身入、心入其中才能發(fā)現并挖掘出來。

        信息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傳播方式迅猛發(fā)展,而真正能夠在這個為時代留下印記的,必須是最真實反映群眾生活的。好作品是用腳跑出來的,作為時代的記錄者,必須腳沾泥土、衣帶露水,深入群眾生活、扎根基層調研、記錄鮮活的生活。烏英苗寨位于黔桂兩省區(qū)交界處,距離縣城150多公里,生產生活方式極其原始,傳統(tǒng)民族建筑保持完好,貧困發(fā)生率曾高達66%。2017年底,經過長達2個多月的選點,黃孝邦最終選擇從烏英開始“解剖麻雀”,展現“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qū)掉隊”的脫貧過程。

        三年來,新華社“苗山脫貧影像志”攝影專欄播發(fā)圖片通稿70組700多張,媒體采用量達2萬多家次,僅《人民日報》就采用了40多次。這背后,是黃孝邦15萬次按動快門,是他每年超過250天的駐村。他已是“烏英人”,這三年,他和駐村工作隊員一起帶領村民在寨子里種了5000棵樹、辦了100多期“雙語培訓班”、辦起了亮布節(jié)、籌建了蠟染坊、建起了鐵索橋……

        很慚愧,作為與黃孝邦曾兩度共事超過10年的老同事,也作為本書故事發(fā)生地柳州市的新聞辦主任,三年間我僅到過烏英5次,每次都來去匆匆。從縣城到烏英這100多公里的縣道,頭幾次到烏英時,部分路段還在施工,崎嶇顛簸,經常堵車,從柳州到烏英雖然只有200多公里,卻要驅車6個多小時。當時我就在想,為什么他要選擇這么偏遠的山區(qū)蹲點?這么執(zhí)著究竟為了什么?直到《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擺在我的桌面時,我才豁然明白,這些厚重的記錄,不僅是一個小小的烏英苗寨的脫貧史,更是苗族的脫貧史,也是中國脫貧攻堅偉大時代的“標本”記錄。從書中,我讀出了作者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對新聞事業(yè)的摯愛、對記錄歷史的執(zhí)著,也讀出了他深入骨髓的家國情懷。

        作為曾經的新華人,我為新華社有這樣的保持優(yōu)良作風的好記者感到驕傲,黃孝邦正是扎實踐行“四力”的典范;作為故事發(fā)生地的宣傳干部,我由衷感謝新華社記錄和傳播柳州脫貧攻堅戰(zhàn)場上的感人故事。(李斌)

        文章關鍵字: 三年 記錄 脫貧 黃孝邦 烏英 編輯:賀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