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逃離,他通過電影造了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為了逃離,他通過電影造了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在剛剛結(jié)束的第六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jié)中,專為來自美國洛杉磯的獨立電影創(chuàng)作集體OmnesFilms開設(shè)了一個單元。這個團隊以“填補當代電影的空白”為使命,其整體風格獨樹一幟,注重氛圍的營造而非傳統(tǒng)的情節(jié)敘事。OmnesFilms的作品大多由集體成員共同完成,他們之間的合作關(guān)系既緊密又多樣。比如,泰勒·陶爾米納和攝影師卡森·倫德均有音樂方面背景,對氛圍化電影的審美很有共鳴,在影片中展現(xiàn)了高度一致的視覺風格。陶爾米納的最新作品《米勒角的圣誕夜》近日上線流媒體,我們翻譯了一篇來自TheFilmStage的采訪文章,一起赴探充滿懷舊氣息的美國小鎮(zhèn)。
本片延續(xù)了他一貫的多點群像敘事風格。這部電影通過對一個意裔美國家庭圣誕夜的描繪,展現(xiàn)了美國社會特有的時間錯位感和文化復(fù)雜性。我們此前曾翻譯過法國《電影手冊》的YalSadat的一篇文章:又一枚金棕櫚,在戛納看美國電影的今天。他在文中這樣評論這批新的美國獨立電影人作品,“這些影片通過自身的制作條件,而非藝術(shù)本質(zhì),揭示了美國的現(xiàn)狀。在經(jīng)歷了多年的特朗普主義和疫情之后,電影作者的脆弱性顯而易見,但他們?nèi)杂械挚沟臎Q心。這些電影與美國現(xiàn)實之間形成了一種時間錯位感,仿佛試圖逃避它們所處的時代?!?/p>
《米勒角的圣誕夜》正是這樣一部模糊時間邊界的作品。影片中的時間線索難以精準定位,這種模糊性并非偶然,陶爾米納選擇回避明確的時代標記,而是通過獨特的敘事框架和場面調(diào)度,構(gòu)建出一種帶有普遍情感的氛圍,拒絕單一的敘事主線,偏愛靜態(tài)畫面和去中心化的表現(xiàn)方式。
影片的敘事核心圍繞圣誕節(jié)這一儀式展開。正如Sadat指出,電影中的狂歡場景充斥著擁抱、強顏歡笑、爭吵的隱隱預(yù)兆、豐盛的節(jié)日大餐,以及孩子們聚在一起玩游戲的畫面。在這里,喧囂被合理化:家庭的混亂映射了美國社會的過度興奮和歇斯底里,而影片在某種程度上又為這些矛盾指明了走向和解與平靜的道路。陶爾米納通過將家庭的混亂呈現(xiàn)為一種多中心的故事格局,既讓節(jié)日顯得絢麗多彩、令人向往,又對家庭價值觀進行了諷刺和解構(gòu),揭示了這種慶祝活動背后建立在過度消費和情感宣泄之上的疲憊本質(zhì)。
電影在視覺表現(xiàn)上也獨具匠心。由卡森·倫德掌鏡的攝影進一步強化了影片的超現(xiàn)實氛圍。通過極具夢幻感的鏡頭語言,影片將普通的美國郊區(qū)場景轉(zhuǎn)化為一種迷幻而情感飽滿的空間,仿佛為觀眾打開了記憶與現(xiàn)實交匯的通道。陶爾米納與倫德的合作不僅體現(xiàn)在具體場景的設(shè)計上,還通過對整體視覺風格的精確掌控,使影片在喧囂與靜謐、親密與疏離之間取得了完美平衡。
總的來說,《米勒角的圣誕夜》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和視覺風格,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部充滿情感深度和社會洞察力的作品。它既是對家庭儀式的懷舊頌歌,又是一部對美國文化現(xiàn)狀的深刻反思,令人印象深刻。
“生活值得慶?!?/p>
雖然泰勒·陶爾米納(TylerTaormina)目前只有三部作品,但他已經(jīng)成為捕捉美國小鎮(zhèn)生活最敏銳的導演之一。在他2019年的長片首作《火腿黑面包》(HamonRye)中,他描繪了一群高中生在畢業(yè)舞會前夕即將離家的特殊時光。這部電影由他的長期合作伙伴、攝影師卡森·倫德(CarsonLund)拍攝,呈現(xiàn)了貫穿于他作品中的兩大母題:一是用夢幻和超現(xiàn)實的方式描繪那些看似普通的美國郊區(qū)景觀;二是展現(xiàn)人們渴望彼此連接,但卻常常被種種力量分離的矛盾。
在陶爾米納的電影里,每個人都在渴望尋找聯(lián)結(jié),但大多數(shù)人都失敗了。這種悲哀貫穿在他2022年的作品《哈珀的彗星》(Happer'sComet)中。影片以一個美國小鎮(zhèn)為背景,幾位居民在夜晚中獨自等待著什么事情的發(fā)生。
《哈珀的彗星》海報
這種情緒延續(xù)到了他的最新作品《米勒角的圣誕夜》(ChristmasEveinMiller’sPoint)中。電影依然由倫德掌鏡,劇本是陶爾米納與埃里克·伯杰(EricBerger)合作完成的(兩人在《火腿黑面包》中也曾合作)。影片聚焦于一個意大利裔美國家庭,他們在奶奶位于長島的家中共度最后一次晚餐。之所以是“最后一次”,是因為這棟房子很快就會被掛牌出售,但家里的大多數(shù)人對這個消息并不知情,整部影片始終籠罩在一種淡淡的憂傷中。雖然電影里有不少滑稽和荒誕的笑點,比如邁克爾·塞拉(MichaelCera)和格雷格·特金頓(GreggTurkington)飾演的兩個笨拙警察的鬧劇,影片整體充滿著一種懷舊。這是一個由家庭內(nèi)部視角出發(fā)講述的故事,他熟悉這里的一切,像餐桌旁的其他人一樣,也明白這可能是他們最后一次以這種方式聚在一起。通過人物對話之間的快速切換,電影沒有特別復(fù)雜的情節(jié),卻精準地抓住了一種情緒:對正在消逝的時間和空間的提前懷念。
《米勒角的圣誕夜》今年在戛納首映后,我和陶爾米納聊了聊這部電影。我們談到了電影里儀式的重要性,他如何在平凡的日常中加入超現(xiàn)實的感覺,以及他對時間處理的獨特方式。
泰勒·陶爾米納
TheFilmStage:像《火腿黑面包》和《哈珀的彗星》一樣,《米勒角的圣誕夜》也聚焦于儀式的主題。我們能從這里展開聊聊這一貫穿您作品的核心嗎?
泰勒·陶爾米納:你知道嗎,我真正意識到自己對這個主題的興趣——或者說找到了這個興趣的背景——是在去年我妹妹的婚禮上,那一天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之一。這讓我想起了電影首映式,因為在婚禮開始時,我感受到了一種可怕的對生命意義的疑慮,那種焦慮感非常強烈……但儀式結(jié)束后,我腦子里就開始浮現(xiàn)我自己的朋友們的婚禮。我家挺保守的,算是典型的普通美國家庭——比起我那些思想更傾向于自由派的朋友們要傳統(tǒng)得多。然而,參加了幾場他們的婚禮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似乎并沒有真正認可這種儀式感,或者說,他們沒有完全沉浸其中。
在拍《火腿黑面包》的過程中,我特別意識到一個道理:我們越是能放松地投入到儀式中,我們就越能享受生活。這是一種優(yōu)雅的狀態(tài)。儀式本身也天生帶有一種感傷性——我們在這里,我們活著。斯拉沃熱·齊澤克(Slavoj?i?ek)曾說,即使你不相信基督教,教會的儀式也會讓事情變得復(fù)雜。你參加彌撒時,會參與到一系列非常具體的“編排”中——婚禮其實也一樣!你基本上是在重復(fù)人類歷史上無數(shù)次被做過的動作,而這會強化某種信念。這種特質(zhì)也讓我特別著迷。
《火腿黑面包》海報
TheFilmStage:這些儀式的相對短暫性也值得一提。您電影中發(fā)生的事件很少超過24小時的時間跨度,是什么讓您對這種受時間限制的敘事形式感興趣?
泰勒·陶爾米納:我大概二十出頭的時候,真正開始深深地愛上電影,那時我會試著尋找那些最讓我有共鳴的影片中的共同點。像《于洛先生的假期》《都市浪人》《神秘列車》《大象》,后來還有《穿越時間的聲音》……這些電影似乎更關(guān)注氛圍和角色,而不是傳統(tǒng)的故事敘事。作為一個有音樂背景的人,這點讓我特別著迷,雖然一開始我并不完全明白為什么。所以我決定去探索這種興趣。
在我腦海里,我把這種電影形式定義為有生態(tài)系統(tǒng)(ecosystem)的電影。它們沒有以傳統(tǒng)的方式講述故事,而是呈現(xiàn)一個環(huán)境。就好像把攝影機放置在某個空間里,而攝影機本身成了一個角色。攝影機充滿好奇,想知道誰在這里,發(fā)生了什么。這種方式非常本體論化(ontological),而在更跳躍式的敘事中,我覺得會失去這種本體論的特質(zhì)。我拍的第一個短片《野生蒼蠅》(WildFlies)完全就是一部“生態(tài)系統(tǒng)電影”,是我對這種形式的一次嘗試。
《米勒角的圣誕夜》劇照
TheFilmStage:很高興聽到您用“生態(tài)系統(tǒng)”這個詞。和您的前作一樣,《米勒角的圣誕夜》也是一部主要關(guān)注情緒和氛圍的電影。那么,這部電影的劇本是如何寫成的呢?畢竟這是一部更依賴氛圍而非情節(jié)驅(qū)動的作品。
泰勒·陶爾米納:這個問題我得稍微推測一下,因為我也不是完全清楚這些東西是怎么成形的。但我想,之前幾部電影算是讓我有了一些練習。如果說我的電影常常讓我感到局促(而它們確實會),那么到了最后,我也能感受到我所經(jīng)歷的整體性體驗。這種體驗會在我的身體里留下了某種無法解釋的東西,而它真的讓我非常興奮。我覺得,這才是創(chuàng)作的真正表達所在。關(guān)鍵在于說服觀眾跟隨你一路走下去,并讓他們始終想知道更多。這就需要找到合適的節(jié)奏、故事的推動力,以及用不同方式激發(fā)觀眾的好奇心并傳遞信息。如果觀眾能堅持看完,那么最好的希望是,當他們回想起之前的場景時,會對他所經(jīng)歷的時間和空間體驗感受到一種錯位感。而這對我來說,真的很奇妙。
拿《火腿黑面包》來說吧。這部電影讓我感到有些局促,但我也為它感到驕傲。因為到了最后,當你回想起那些孩子的對話時,會產(chǎn)生一種奇怪的錯位感。同樣的感覺也出現(xiàn)在《米勒角的圣誕夜》里。我們和這些青少年一起度過夜晚,時間在緩緩展開,畫面中有一種隱隱的悲傷,但同時又帶著一種奇妙的敬畏感——這感覺像是某種遙遠的東西,讓我不敢相信自己曾在那里。而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米勒角的圣誕夜》劇照
TheFilmStage:那么您如何調(diào)研呢?影片中有許多細節(jié)看起來像是直接從某人的童年經(jīng)歷中取材的。
泰勒·陶爾米納:確實,《米勒角的圣誕夜》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自己的經(jīng)歷,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于我對觀看家庭錄像的情感障礙。我完全做不到,現(xiàn)在也不行。它們對我來說太過痛苦了。只有通過拍攝這部電影,我才終于能夠克服這種因時間流逝而帶來的刺痛感。我覺得自己抓住了那種能量,就像在慢跑中捕捉到的一瞬間。感覺就像在銀幕上看自己的生活。當然,這不僅僅是我的生活,還包括共同編劇埃里克·伯杰(EricBerger)和協(xié)助創(chuàng)作故事的凱文·安東(KevinAnton)的經(jīng)歷。我們從各自的家庭中帶入了許多元素,包括一些具體的人物。甚至電影中那些家庭錄像里出現(xiàn)的對話,很多時候都是重現(xiàn)的。
我們的調(diào)研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回顧過去,但并非完全字面上的重現(xiàn)。這種轉(zhuǎn)換永遠無法做到完全字面意義上的還原,因為那樣行不通。這需要一種情感上的真實感,讓人覺得對味。此外,影片中也有許多虛構(gòu)的內(nèi)容,而這些虛構(gòu)元素其實是我們寫作過程的起點。埃里克和我梳理了整個家族譜系,討論了每個人的生活。其中最有啟發(fā)性的部分——這也和我之前提到的關(guān)于我們與儀式的關(guān)系有關(guān)——是我們決定讓家族中的父輩在孩子們年幼時就去世了,而他們過度強勢的母親以不同的方式撫養(yǎng)了他們,這些孩子長大后也以不同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這種創(chuàng)傷一代代傳遞了下來,幫助我們勾勒出這個家族的巨大心理肖像。我們并沒有把這些背景告訴演員,我覺得正是這一點讓一切顯得如此真實。
《米勒角的圣誕夜》劇照
TheFilmStage:與《火腿黑面包》一樣,《米勒角的圣誕夜》也由同樣的張力驅(qū)動——在我們渴望團聚與那些遲早將我們分開的力量之間展開。您能談?wù)勥@種沖突嗎?
泰勒·陶爾米納:當然可以。但首先,我想說您剛才提到的一個點讓我很有共鳴:我真的相信生活值得去慶祝。但要找到一個可以盡情跳舞、享受和歌唱的空間卻是如此困難?;叵肫饋恚抑詫μ剿鲀x式感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直面這樣一個事實:在我狀態(tài)最好的時候,我真的能夠做到這些事。我一直等待著這些時刻的到來,但它們卻如此稀有。
回到您的問題,我覺得電影中那些青少年最終各自成對的場景是整部作品的核心所在。就我的理解而言,這似乎是推動我們跨越到人生下一階段的動力。畢竟,圣誕前夜,圣誕節(jié)的前一天……這本身就是一個通向明天的入口。而驅(qū)使這些人成長的,幾乎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需求。他們必須去探索這個對他們完全陌生的性領(lǐng)域。我還是青少年的時候,那些早期的性記憶至今讓我覺得不可思議;那感覺就像我第一次真正降生于世。這是一種非常具有塑造力的經(jīng)歷。性、伴侶關(guān)系和愛是我們生命的核心所在,我覺得它們是絕佳的創(chuàng)作主題。
TheFilmStage:當《米勒角的圣誕夜》從成年人的故事轉(zhuǎn)向他們的青少年子女時,敘事變得更加松散,對話也顯得不那么像是劇本寫好的。我想知道,您在寫作和導演這兩組角色——成年人和孩子——時,是否有顯著的不同?對于孩子們,您是否給予了更多即興發(fā)揮的空間?
泰勒·陶爾米納:是的,我確實這么做了。這部分是因為這些孩子大多是非職業(yè)演員。我覺得,如果只是給他們一些提示話題,讓他們在一起玩得開心,他們可能會表現(xiàn)得更自然。這種方式讓我們從他們身上捕捉到了許多真實的東西。我知道自己希望孩子們的部分看起來像是一種“背叛”,但是一種善意的背叛。我也希望整部影片的感覺像是一朵緩緩展開又慢慢凋謝的花。這就是我對它形式的構(gòu)想:一種慢慢打開,但最終指向死亡的過程。
不過,這其實很難說。我只是覺得,每個拼圖碎片都有它自己的功能,以及需要完成的內(nèi)容,以讓我覺得它是真實的。到最后,我對整部電影的“化學反應(yīng)”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思考的就不再是某個場景需要做什么,而是單純地去判斷什么感覺對,什么感覺不對。
《米勒角的圣誕夜》劇照
TheFilmStage:您的鏡頭通過在不同角色和對話之間不停切換,營造了一種全知敘事的感覺。但在這種“跳房子”式的敘事中,您是如何保持時間上的連貫性的?在與剪輯師凱文·安東(KevinAnton)的合作中,這方面是如何實現(xiàn)的?
泰勒·陶爾米納:這個問題其實在劇本階段就已經(jīng)解決了。這也是為什么凱文被標注為“故事編輯”的原因。他參與了我們的寫作工作坊,雖然沒有實際寫劇本,但他一直在傾聽敘事如何在不同場景間彈跳運轉(zhuǎn)。實際上,這種敘事方式給后期剪輯留下的即興調(diào)整和重新安排的空間非常小。如果你仔細想想,這些場景中總會有部分家庭成員出現(xiàn),因此在剪輯排序上必須極其謹慎。你需要非常清楚這種“同時性”的奇特邏輯。
具體怎么做到的呢?我們在空間中畫出了整條故事線,這讓我可以看到每個時刻每個人都在哪兒。并且這種“同時性”必須在劇本階段就被很好地理解,以賦予影片那種迷幻的感覺:一切都很混亂,每個人都在忙著過自己的生活。我對這一點特別感興趣——這些人既共享一種“在一起”的感覺,同時又無法擺脫某種不可避免的疏離感。他們都在同一個屋檐下,但各自經(jīng)歷著不同的事情,而且從未真正完全了解彼此,你明白嗎?
TheFilmStage:我明白您的意思。我還認為,電影的配樂在您描述的這些場景銜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米勒角的圣誕夜》里的許多歌曲聽起來像是不同對話間的橋梁;和《火腿黑面包》一樣,有些歌曲甚至像是對劇情的評論。您是如何選擇這些歌曲的?
泰勒·陶爾米納:直到制作過程的后期我才意識到,我對這些歌曲歌詞的內(nèi)容特別著迷。很多歌詞都在唱“我愛你”“別離開我”“你是最棒的”“我太需要你了”之類的,而演唱者的情緒常常充滿一種狂熱的緊張感。我想把這些歌詞重新置于不同的語境中,比如一位逐漸失去對16歲女兒影響力的母親,或者一個始終無法擺脫家庭束縛的堂兄。我覺得這些歌詞和電影的內(nèi)容之間形成了一種非常有趣的互動,這甚至不是我一開始就刻意設(shè)計的。
比如,《不歸點》(ThePointofNoReturn)這首歌的歌詞:“你無法從一列行駛的列車上下來/它正沿著軌道前行/我已經(jīng)到了不歸點/對我來說,已無回頭路?!痹谶@部電影的語境里,這些歌詞真的太貼切了!不過,我并不是因為這些歌詞選擇了這些歌曲,而是因為它們帶有一種狂熱的能量,而這種能量與我對電影以及這個故事的理解完美契合。
《米勒角的圣誕夜》劇照
TheFilmStage:如果說《米勒角的圣誕夜》能帶來我們之前提到的那種超現(xiàn)實感,那么這也要歸功于卡森·倫德的攝影。就像《火腿黑面包》一樣,這部電影的畫面充滿了奇異、夢幻般的視覺效果。你們是如何從這些看似平凡的場景中挖掘出如此多的奇妙之處的?
泰勒·陶爾米納:卡森和我在前期聊了很多關(guān)于參考素材的內(nèi)容,盡管其實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需要過多溝通了。他總是能理解我的意思![笑]他讀了劇本之后會說,“哦,我知道這是什么!”我想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成長環(huán)境很相似,懷舊的點也非常接近——這一點在《米勒角的圣誕夜》和《高弧慢球》中都能看到。我們對氛圍化電影的審美也很一致,而且我們都來自音樂背景,這也是我們合作的一部分原因。
但確實,我會獨自進行非常密集的分鏡設(shè)計,大概有70%到80%的分鏡內(nèi)容最終呈現(xiàn)在了電影中。我會把分鏡分享給卡森,我們一起討論想法。但到了片場,除非是那些需要復(fù)雜調(diào)度的場景,否則我們基本不會再看分鏡,只靠記憶來完成拍攝。他總能提出很棒的點子,而我一直很愿意接受他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
TheFilmStage:最終你們拍了多少,又剪掉了多少?
泰勒·陶爾米納:如果是額外的場景工作,幾乎沒刪掉什么。但對于每場戲的細枝末節(jié),我們還是剪掉了不少。整個拍攝花了25天。這個安排確實緊湊,但我們從來沒覺得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米勒角的圣誕夜》劇照
TheFilmStage:說到時間,您在這部電影中對時間的處理方式讓人感到既迷惑又美妙。我至今還無法準確判斷電影的具體年代。有些時間線索(比如磚頭般大小的手機)似乎指向90年代末,但也有一些更老或更新的元素模糊了這種判斷……
泰勒·陶爾米納:這部電影帶有懷舊色彩,所以我們顯然不想出現(xiàn)現(xiàn)代的汽車、iPhone之類的東西。我其實覺得2010年代的美學水平出現(xiàn)了驚人的下滑。就連我們用來裝飾家里的那些“LiveLaughLove”標語牌,也變得極其丑陋,我完全不想拍攝這些東西。也許是我的懷舊情緒在作祟,但我覺得電影所呈現(xiàn)的那個時代的家居裝飾更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汽車、服裝——光是拍攝這些東西就讓人感到很有情感沖擊力。
但如果要明確提及那個時代的歷史事件,比如讓角色談?wù)撍麄冎車诎l(fā)生的事情,我覺得那一般來說會顯得有些做作。除了瑞奇·丹布羅斯(RickyD’Ambrose)的電影《大教堂》(TheCathedral),那是個例外。但這些并不是《米勒角的圣誕夜》的重點,完全不是。如果非要說,這部電影講的是一種時間流逝的感覺,而不是具體的年代。我不希望觀眾用分析的思維去解讀電影的時間線索。重點不是這些。我想激發(fā)的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米勒角的圣誕夜》劇照
TheFilmStage:我喜歡這些物品不僅模糊了電影的時間線索,還加深了影片的憂傷氛圍。您是從哪里找到它們的?又是什么樣的邏輯讓這些元素被融合在一起的?
泰勒·陶爾米納:您慶祝圣誕節(jié)吧?
TheFilmStage:是的,我慶祝。
泰勒·陶爾米納:你知道那些幾乎伴隨你一生的裝飾品嗎?這些物品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有種奇特的力量,不是嗎?其實,整部電影都使用了我們拍攝所在的那整個社區(qū)貢獻出來的東西。每個鏡頭里都能看到人們最有情感寄托的物品。這是件很令人驚嘆的事情。如果那些回憶能以某種方式在這個房子里以物理的形態(tài)重疊的話,它們會形成一種濃密的霧氣——你甚至無法穿過它們!
不過確實,巴黎·彼得森(ParisPeterson)是我們的美術(shù)指導,他真是一個敏感的天才,一個特別出色的人。他為整棟房子貼了壁紙。你要知道,電影里的那棟房子其實取材自四棟不同房子的空間。而這四棟房子中,有三棟的女主人在那一年(也就是去年)去世了。那些孩子們正準備把這些房子賣掉。我們恰好在那個時間點完成了拍攝,而這也基本就是電影的劇情本身。
TheFilmStage:感覺就像現(xiàn)實魔法般地溢入了這部電影。
泰勒·陶爾米納:完全同意。這一切真的太瘋狂了。不過,現(xiàn)在這些人有了這部電影作為一件美麗的紀念品。至于你可能最先想到的那棟主要的房子,我們實際上對它做了完全的改造,把它變成了一個記憶的渦流。
《米勒角的圣誕夜》劇照
TheFilmStage:作為《OnCinema》(一部美國喜劇網(wǎng)絡(luò)連續(xù)?。┑姆劢z,我必須問一下您和格雷格·特金頓(GreggTurkington)的合作。
泰勒·陶爾米納:天哪,他不是太棒了嗎?
TheFilmStage:是??!我覺得他在電影中似乎帶入了一些《OnCinema》里的風格。他那種近乎機械化的動作和單調(diào)的臺詞,無論是在電影還是節(jié)目里,總讓人感覺有點外星人般的超然。我看他表演了這么多年,到現(xiàn)在還不知道他是不是能轉(zhuǎn)動脖子。
泰勒·陶爾米納:[笑]我懂!而且我覺得那種僵硬感可能和我給他的表演方向有關(guān)。我確實希望他表現(xiàn)得完全非人化,這一點在電影中很明顯。他通過肢體語言很好地傳遞了這一點。他和邁克爾追趕艾米麗、希望抓住她帶著百吉餅逃跑的那段奔跑的場景簡直太精彩了。我覺得格雷格一定會喜歡這部電影的。
TheFilmStage:他還沒看過這部電影嗎?
泰勒·陶爾米納:還沒有。但在整個過程中,他都非常積極。他真的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
TheFilmStage:您是如何與格雷格·特金頓(GreggTurkington)和邁克爾·塞拉(MichaelCera)結(jié)緣的?又是怎么把他們招募進來的?
泰勒·陶爾米納:邁克爾在2019年看了《火腿黑面包》,然后聯(lián)系我說他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接著大約一周后,他跟我說他想和我一起寫一部電影。一開始我并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寫一部主流喜劇片——這不是我的強項,但我覺得可以聊聊看。后來他向我介紹了他想拍的電影,我才明白他為什么會想到我:我們的創(chuàng)作理念很相近。我們和埃里克·伯杰(EricBerger)一起完成了《Gummy》的劇本創(chuàng)作。從那之后,我們就一直在進行創(chuàng)意合作。我希望《Gummy》能成為他的導演首作,我們正在努力盡快推動它的制作。至于格雷格,是邁克爾把我介紹給他的,之后一切就自然而然地發(fā)生了。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